邮电(邮电大学)

频道:电子元器件 日期: 浏览:211

邮电

本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分享邮电(邮电大学)

中国的新式邮电始于清末﹐到民国时期﹐国家才逐步独立地办理邮件及电信传递业务﹐但都比较落后。

邮电(邮电大学)


邮政 清政府于1866年在海关税务司下设邮务办事处﹐从此中国有了新式邮政。1896年成立邮局﹐至1911年关邮划分﹐邮政才自成系统。民国成立以后邮政归交通部管辖。北洋政府统治时期﹐中国邮政控制在外国人手里。1928年以后﹐逐渐转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。


中国邮政组织在中央设邮政总局﹐划全国为二十四个邮区﹐大致每省为一邮务区﹐即于省城之内设一邮务管理局﹔在管理局下于各县镇乡地方分设有一﹑二﹑三﹑四各等邮局﹐于市设支局﹔邮局以下还有邮政代办所﹑信柜﹑邮票代售处﹑村镇邮站等机构。


民国时期邮政事业发展缓慢。1911年有邮政员工一万五千二百余人﹐1936年增至两万八千余人﹐1904年全国有邮政局所一千三百一十九处﹑邮路总长五万零五百公里﹐1936年分别增至七万二千六百九十处﹑五十八万四千八百一十六公里。1914年中国虽正式加入万国邮政联盟。与世界各国建立了通邮关系﹐但国际邮电数量少而速度低。抗日战争前﹐各城市之间以公路﹑河流及铁路运输邮件﹐大城市用少数汽车及自行车﹐而小城市及县城全靠人力﹑兽力及简单车船等。抗战后﹐因沿海﹑沿江重要商埠以及铁路干线相继沦陷﹐于是邮政总局重新开辟公路作为运输干线﹐并抽调汽车于铁路﹑轮船阻断地段连络运邮。同时﹐进一步发展了航空邮路。


电信 主要是电报和电话。电信与政权关系密切﹐民国时期历届政府都严格控制国内电信﹐而对外电信则长期被外国公司所把持。1907年电信局﹑所共二百三十九处﹐电报线路总长度为三万七千公里﹐1936年分别增为一千二百七十二处﹑九万三千九百九十多公里。民国以前长途电话线路只有北京至天津的一段﹐到1937年已达五万三千多公里。1910年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七千八百六十五门﹐1937年增至十万零四千四百多门。

邮电(邮电大学)


民国时期的邮电还处于落后状态﹐且邮政局﹑所线路分布极不合理﹐东北﹑东南密集﹐西北﹑西南甚稀﹐通信十分不便。此外﹐在1927年以后﹐各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均创办人民邮政﹐单独发行邮票﹐开展各种邮政业务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﹐邮政总局改为邮电部﹐邮电通信事业才有了较大的发展。

关键词:邮电大学